新闻中心
武汉孤独症/自闭症
首页>新闻中心>武汉孤独症/自闭症

助力宝宝抓握进阶,解锁成长关键技能

2025年1月7日  浏览量:37

返回上页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抓握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宝宝与外界互动的基础,更是后续学习和生活技能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宝宝抓握能力的发展历程以及实用的训练方法。

#1

新生宝宝出生时就具备抓握反射功能,在 1 - 2 个月时,用手指碰触其小手掌,宝宝会本能地蜷起手指握住。但这一阶段多为不自主行为,8 周前基本处于本能抓握阶段。
随着月龄增长,大约 3 个月时,宝宝手部神经逐渐放松,开始有意识地尝试伸出大拇指或食指抓握玩具等物体,这便是抓握能力发展的重要开端。
从 3 个月起,宝宝虽然还不能准确抓住目标,但会通过拍打玩具来探索,手眼协调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他们会专注地盯着想要的东西并努力去够。到了 4 个月,宝宝可以抓起大的物品如积木,不过对于豌豆等小物件还难以精准抓取。
在 3 至 12 个月长出第一颗牙期间,宝宝会频繁地将抓到的东西往嘴里塞,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在开始吃辅食时,宝宝会努力抓勺子,尝试自主进食,还会进行物品换手操作。9 至 12 个月时,宝宝能轻松拣起物品,并且逐渐显现出对左手或右手的偏好。

#2


为了助力宝宝抓握能力的发展,家长可以采取多种训练方法。
首先是手部按摩,在宝宝心情愉悦时,轻轻掰开宝宝拇指,再依次打开、闭拢其他手指,同时可轻柔抚摸,也可以握住宝宝手指一根一根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并与宝宝互动
还可以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腕部,用拇指抚摸手掌促使小手张开,移动宝宝手臂做游戏,松开后抚摸每个手指,一只手托住宝宝手,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手指从小指开始转动、拉伸,确保动作流畅,并重复按摩整只手和每个手指。
玩具选择与互动方面,要在宝宝活动范围内放置各种形状、大小、软硬不同的玩具,让宝宝自由抓取,感受不同触感。为宝宝准备两只手一起玩的玩具,鼓励练习拍手动作,促进全面发展。
在宝宝面前示范豆豆分类,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对大脑发育有益。当宝宝开始有抓握意识后,选择容易抓握、色彩鲜艳且能发声的玩具,抱宝宝在桌前,每次放一种玩具并教其玩法、告知名称激发宝宝主动够取欲望

#3


还有一些有趣的训练小游戏:
抓手指法:妈妈将大拇指或食指放宝宝手心让其抓握,有一定握力后向外拉测试抓力。
拉线法:2 个月后的宝宝可使用带拉线玩具,妈妈先辅助拉动引发兴趣,多次训练后宝宝就能自己玩耍。
抓悬挂物法:在宝宝小床上方低悬挂色彩鲜艳的软塑动物等晃动引发注意后拉着宝宝手抓,或有意塞到宝宝手里再提起刺激兴趣。
抓球法:让宝宝趴着,将色彩鲜艳的球从其手能抓到的地方滚过,训练握力和追视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宝宝抓握练习过程中,当宝宝抓到物品放入口中时,这是他们的认识活动,家长不要因怕脏而过度限制,但要确保物品干净卫生
3 岁前是宝宝手指抓握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良好的抓握能力将为宝宝未来学习技能奠定坚实基础,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并积极引导,让宝宝的小手在探索中不断成长,为他们开启丰富多彩的世界之门!

上一篇:学习困难的背后:感觉统合失调在作祟下一篇:感统训练丨如何在家帮孩子巩固感统练习?

友情链接:铭成奇迹郑州知了康复医院知了康复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