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孤独症/自闭症
感统训练丨如何在家帮孩子巩固感统练习?
2024年12月16日 浏览量:19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觉统合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家,协调着身体各个感官与神经系统之间的和谐运作,让孩子能够顺利地感知世界、学习知识和展现动作技能。然而,有些孩子可能会面临感觉统合功能异常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现,还可能在学习上遭遇重重困难。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感统家庭训练的奥秘,记得收藏哦。感觉统合是指接收、整理及组织来自身体及周围世界信息的能力,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以及负责处理重力效应、身体空间位置和顺序动作模式的前庭和本体感受系统,在中央神经系统(神经、脊髓及大脑)中自动发生。当感觉统合官能异常时,脑干发育可能不完全成熟,大脑皮质层会尝试承担脑干功能,导致孩子出现执行自动化动作困难、动作缓慢、不连贯、笨拙等问题,同时还会影响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专注力。感统异常的孩子通常具有以下特征:肌肉低张反射发展迟缓、精细与粗大动作技能迟缓、平衡感不足、触觉分辨或耐受度不足、前庭活动异常、姿势及步态不成熟、知觉防卫性强等,在学校也会表现出注意力短暂、无法安坐、难以集中精神学习等情况。对于感统异常的孩子,家庭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环境是孩子最熟悉、最放松的场所,在这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够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逐步改善感统能力,而且家长的参与和陪伴也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家庭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的神经系统更好地发展,提高其感觉统合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得更加出色。刷身体:用柔软的刷子轻轻刷孩子的手臂、腿部、背部等部位,从四肢向心脏方向刷,以增强孩子的触觉敏感度和身体感知能力。开始时动作要轻柔,逐渐增加力度,让孩子适应不同的触觉刺激。泡泡球浴:在浴缸中放入适量的泡泡球,让孩子在泡澡的过程中感受泡泡的柔软和破裂,同时可以让孩子用手触摸、抓握泡泡,丰富触觉体验。触觉道路或路径:利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毛巾、砂纸、毛绒玩具等,在地上铺设一条触觉路径,让孩子光脚在上面行走,感受不同材质的触感差异,锻炼触觉分辨能力。触知觉材质盒:准备一个盒子,里面放入各种不同质地的物品,如丝绸、棉布、塑料、金属等,让孩子闭上眼睛,通过触摸来辨别物品的材质,提高触觉感知和认知能力。前庭摇摆:使用摇椅、秋千等设备,让孩子坐在上面轻轻摇晃,注意摇晃的幅度和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刺激。也可以家长抱着孩子,进行缓慢的左右、前后摇摆,帮助孩子感受前庭平衡。旋转摇动:让孩子坐在旋转板或平面摇板上,轻轻转动,或者让孩子像动物一样跳跃、转动头部,增强前庭刺激,但要注意安全,避免孩子摔倒受伤。T 字凳在球上弹跳:让孩子坐在 T 字凳上,脚下放置一个健身球,让孩子通过腿部的力量控制球的弹跳,锻炼前庭平衡和身体协调能力。身体套袋:准备一个较大的布袋,让孩子钻进去,通过在布袋内活动身体,感受身体与布袋之间的摩擦和阻力,增强本体觉感知。协力带双侧协调:使用协力带,让孩子和家长一起进行拉伸、扭转等动作,锻炼孩子的双侧协调能力和肌肉力量,同时增进亲子关系。独轮式推车:让孩子模仿独轮车的动作,双手着地,双腿由家长抬起,向前爬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肩部稳定性和身体控制能力。障碍路线行走:利用家中的桌椅、玩具等设置一条简单的障碍路线,让孩子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跨越、钻爬等,锻炼孩子的动作计划和身体协调能力。动物行走:模仿各种动物的行走方式,如螃蟹走、兔子跳、大象走等,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动作控制能力。1、训练活动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兴趣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2、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的训练环境,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如噪音、强光等,让孩子能够专注于训练活动。3、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抗拒情绪,应立即停止训练,查找原因并调整训练方法。4、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积极的态度,不要对孩子过于苛刻或急于求成,鼓励孩子在训练中不断尝试和进步,给予孩子足够的肯定和支持。感统家庭训练是一项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需要家长们的用心投入和持续坚持。通过科学合理的家庭训练,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改善感觉统合能力,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孩子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助力宝宝抓握进阶,解锁成长关键技能下一篇:原始反射:婴幼儿动作姿态发育背后的 “隐形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