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孤独症/自闭症
警惕!小儿脑瘫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5年1月14日 浏览量:43
在育儿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有一种疾病可能在悄然间影响着孩子的发育,那就是小儿脑瘫。由于小儿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受到损伤,在姿势、运动、反射、肌张力等方面的发育就会受到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哺乳困难:宝宝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即便吸吮后也显得疲劳无力。这可能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哭声微弱:宝宝出生后异常安静,哭声微弱,或者持续哭闹不停。自发运动少:宝宝出生后活动量极少,身体呈无力状态。肌张力异常:可能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肌肉松弛;也可能肌张力增强,全身发硬,好打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呈对称性,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硬性伸展。新生儿痉挛:宝宝容易受惊,出现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的状态。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原始反射可能减弱或增强,还可能出现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的情况。眼神交流缺乏:不注意看人,不凝视,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关注。俯卧位抬头困难:正常情况下2 - 3个月的宝宝可抬头45° - 90°,但脑瘫宝宝俯卧位不能抬头。肌张力与姿势异常:可能肌张力低下或全身发硬,呈现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的非对称性姿势。身体僵硬: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手部动作不协调: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仅用一只手抓物。姿势异常:呈现非对称性姿势,头背屈,肩后伸,下肢有交叉表现。肌张力与反射异常:肌张力增强,上肢有时内旋,手握拳,原始反射残存。从这些早期临床表现可以看出,脑瘫的症状会随着小儿的成长而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的未成熟性,运动功能发育明显落后与停滞,同时原始反射残存,反射发育出现障碍。而到了幼儿时期,脑瘫的临床表现逐渐明显典型化,异常姿势、反射和肌张力都有显著变化,诊断相对容易。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细心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一篇:一文读懂:0~1.5岁宝宝成长训练要点下一篇:学习困难的背后:感觉统合失调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