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 浏览量:36
亲爱的家长们,您有没有发现孩子身上这些情况:老是磕磕碰碰,走路时不时就摔一跤;写作业没一会儿,就喊手酸累得不行;玩接球游戏,眼睛看着球却总是接不住?这背后的 “小秘密” 可能就是孩子的本体觉在 “作怪” 哦。
本体觉就像是住在孩子身体里的一位 “小管家”,它藏在肌肉、肌腱、关节这些地方。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和它一起成长啦。宝宝刚开始学翻身、爬来爬去的时候,本体觉就慢慢被唤醒;等再大一点,在滑梯上滑下、在平衡木上小心翼翼地走,本体觉也变得更机灵;到了能打球、跳绳、游泳的年纪,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飞速成长,特别是 5 岁的时候,简直像开了挂!
这位 “小管家” 可厉害着呢!它能帮孩子清楚知道自己身体每个部位在哪,就像给身体画了张详细地图。就算闭上眼睛,孩子也能轻松摸到自己的鼻子,玩捉迷藏时巧妙藏好自己。而且,不管是跳舞、打球,还是做各种复杂动作,它都能提前在孩子大脑里规划好,让动作稳稳当当、顺顺利利。更重要的是,本体觉好的孩子,在小伙伴面前可有自信了,做什么都带劲;要是本体觉没发育好,孩子可能就会变得胆小、不敢表现。
要是本体觉闹起 “小脾气” 失调了,孩子的生活可就像遇上了一连串的 “小波折”。出门在外,孩子可能像个小迷糊,分不清东南西北,老是迷路;站着或坐着的时候,姿势歪歪扭扭,还容易驼背,就像个没精打采的小豆芽;做起动作来,手脚笨笨的,骑车摇摇晃晃,跳绳也是状况百出。写作业时,手和眼睛好像没商量好似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还老是抄错。在课堂上,身体更是像装了弹簧,小动作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为啥会这样呢?原来是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出了状况。比如妈妈不小心吃了不该吃的药,或者周围环境有污染、辐射,又或者妈妈得了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都可能影响到宝宝的本体觉。还有,宝宝出生的时候,如果妈妈太紧张,或者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会捣乱本体觉的正常发育。等孩子出生后,如果锻炼得太少,老是被大人抱着、坐着推车,家长又保护过度,孩子没机会自由玩耍,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间也不多,这些都会让本体觉没办法好好长大。
那家长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的本体觉茁壮成长呢?其实很简单,就两个字 ——“放手”。别嫌地上脏就不让孩子爬,也别因为孩子吃饭慢、弄脏衣服就一直喂饭,穿衣慢就帮忙穿。多给孩子机会自己动手,多让他们去户外活动,晒晒太阳、跑跑步,这样本体觉才能越来越强大。
运动也是激发本体觉的好办法哦!可以玩蹦蹦跳跳扔沙包,或者拔河比赛,让孩子的肌肉在一收一缩中变得更有力,本体觉也能更敏锐。孩子安静的时候,就陪他玩搭积木、穿珠子,锻炼小手的灵活性,让本体觉更精准地控制身体。球类运动可不能少,从拍拍小皮球开始,等孩子大一点,就打打乒乓球、羽毛球,让手、眼和身体配合得像好朋友一样默契。
家长们要记住,孩子 1 岁到 12 岁都可以训练本体觉,4 岁到 12 岁是训练的好时机,4 岁到 8 岁更是关键期。就像给小树苗浇水施肥,在合适的时候做对的事,孩子的本体觉这棵 “小树苗” 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为孩子的未来撑起一片自信、快乐的天空!